教学科研
学校荣誉
名师讲堂
学子风采
多彩校园
名师讲堂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名师讲堂

浅谈近体诗格律常识及其指导功能
作者:管理员  来源:原创  日期:2017-06-01   [] [] []

内容提要:高中语文近体诗的教学,如仅从作者、作品风格、诗歌意境以及炼字等方面着手毕竟还是不够的。近体诗的灵魂——格律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得以常识性的体现。文章将就这一问题展开阐述,并多事例论证格律常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近体诗  格律  平仄  定式

近体诗格律常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诸多语文教师对此感到颇为棘手,不知如何是好。部分教师则视而不见,采取消极回避态度。这样导致很多高中学生对于近体诗概念模糊,认为《望岳》(杜甫)是律诗,《春晓》(孟浩然)、《静夜思》(李白)是绝句。更有甚者,还认为陶渊明写过不少律诗。如此种种贻笑大方的事情层出不穷。鉴于此,笔者就近体诗格律常识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功能作个简要的阐述,敬请方家指正。

一、近体诗格律常识简述

近体诗发轫于唐初,是初唐诗人沈佺、宋之问两位根据前人在音韵格律方面的认知经验总结创造出来的一套诗歌创作体式。这套诗歌体式是用以区别古体诗的,所以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由此可见唐朝以前是没有近体诗这个概念的,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认为陶渊明也写过律诗了。)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大样式,任何一种样式的创作都必须遵循固有的格律。那么何谓近体诗格律?概括地说来就是三方面的内容,即平仄、押韵、对仗。

1关于平仄

平仄就是古人将当时的汉字四声(平上去入)归为两大类,平声即为平,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但是到了今天,汉字四声有了变化,四声不再是平上去入,而是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这里面,古平声分裂成了今天的阴平、阳平,而今天的四声里没有了入声,古入声分派到今天的四声里边去了。此即所谓“平分阴阳,入派四声”。由此可见,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今天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就是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就是仄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固然全是仄声,但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则未必,因为派入其中的古入声字仍为仄声。像“竹”、“石”、“独”、“伯”、“七”、“八”等皆为仄声。

接着我们来看创作近体诗所需依据的平仄定式。以律诗为例,其常见的平仄定式有如下四种(以五言为基准说首句平起仄起,括号内的为七言前两字的平仄):

        A首句仄起,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B首句仄起,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C首句平起,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D首句平起,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每句末的平声字皆为韵脚,此处必押韵。)  

从中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囊括所有定式,其平仄句式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四种。也就是说所有平仄定式都是这四种平仄句式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而这种规律就是“粘对原则”。另外我们还可看到:七言的平仄只在五言起字的前面加上两个与之相反的平仄字即可。

律诗有四联,分别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曰起联、承联、转联、合联。每一联皆由两句组成,我们称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所谓“粘”者,就是下一联的出句要与上一联的对句在前两字的平仄上相同;所谓“对”者,就是同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在前两字的平仄上相对。至于绝句,其平仄定式就是截取律诗中的任何相连四句即可;排律则是在律诗的基础上按“粘对原则”两句两句地续下去。掌握了这些原则我们自然能谱写各类近体诗的平仄定式了。

但我们要知道,近体诗的创作并不是完全遵照定式平仄谱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平仄定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很多变式。当然这些变式的产生又是遵循某种游戏规则的,有人将这种游戏规则概括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是说七言的第一、三、五字(五言的第一、三字)平仄可不论,但第二、四、六、七字(五言的二、四、五字)平仄一定要和句式中的平仄一致。此言只是泛泛而论,经不起推敲的,细究起来则大谬。但仍不失为高中学生了解平仄变式的一大准则,只是我们要明白此准则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有其严重的局限性。

下面我们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七课上选录的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为例,看看其本身平仄在定式平仄上的变化。

山居秋暝(王维)                   《山居秋暝》平仄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石、竹、歇三字为古入声字,当为仄声)

由其本身平仄再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我们可以还原出王维在创作这首律诗时所遵循的定式平仄谱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说及的C式首句平起不押韵。

2、关于押韵

对于近体诗的押韵,高中学生应注意的三点是:

一、所押之韵是古韵,而非今韵。古韵与今韵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字在古韵中同属一韵,而在今韵中却并不属同韵,甚至连近韵都算不上。这也就是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感觉很多不押韵处的原因。

二、所押之韵必须是平声韵。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孟浩然的〈〈春晓〉〉是五绝,杜甫的〈〈望岳〉〉是五律了。因为它们都押仄声韵。

三、除首句外其余的单句都不能押韵,偶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

3、关于对仗

对仗这种修辞格是对于律诗、排律而作的要求。律诗的中间两联,也就是颔联、颈联要求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所有联都要求对仗。对仗要求平仄相对词性工整,对句与出句不能有重复的字眼。

二、近体诗格律常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功能

1能帮助我们准确区分古诗体裁。

一般而言,我们利用近体诗产生于初唐,所押平声韵,单句除首句外不能押韵,绝句四句,律诗八句且中间两联对仗等这些最为基础的常识就能判断出许多古诗并非近体诗而是古体诗。当然仅利用这些常识,我们只能否定一首古诗不是近体诗,而不能肯定它是。当运用这些常识不能对一首古诗进行否定时,我们就要用到一些基本平仄常识了。以前文提及的〈〈静夜思〉〉为例来看这个问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运用上文所说的基本常识,我们看不出任何一条不符合的地方。但我们依据近体诗所要遵循的“粘对原则”就能马上发现问题了。假定它是首近体诗,那么第二句的“是”字要与第一句的“前”字平仄相对(此处没问题),第三句的“头”字要与第二句的“是”字平仄相粘(此处却相对),第四句的“头”字要与第三句的“头”字相对(此处显然相粘)。由此可见,假设不成立,这不是近体诗而是古体诗。其实把这首诗的平仄谱一写出来,我们也能发现他全然不合律。

2、能帮助我们更好体验诗人的创作本意,深入理解鉴赏古诗歌。

由于近体诗的创作必须遵循格律,很多时候诗家为了就平仄而颠倒了词序,用了倒装手法。一些古诗鉴赏者一概认为这种倒装起到了新奇的作用,说其化腐朽为神奇云云。笔者对此不以为然,这些鉴赏者倘若对诗歌格律有教深的认识并有过写作经验,就不会如此牵强附会了。大凡诗家颠倒词序,很大程度上是从平仄方面去考虑的,这是他的创作本意。当然不否认一些作品出来后,在读者的阅读与再创造中达到了某一预想不到的诗性效果,但绝不能一概而论。

像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颔联“虎踞龙盘今胜夕,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里面的“慨而慷”就完全是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而如此做的。虽然这种做法出典曹操的〈〈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但终究我们不能附会地说毛诗的“慨而慷”这种倒装句式点铁成金。

2003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就涉及到倒装现象。该题考查的是王维的五律〈〈过香枳寺〉〉,题出在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上,要找出该联的诗眼,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为什么是诗眼。很多考生顺利找出了诗眼“咽”、“冷”二字,这不难。古诗人炼字多在五言的第三字处,七言的第五字处,况且这两字给人的视读冲击十分强烈。但这些考生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就不知所措了,或不到点上,或驴头不对马嘴。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这两句诗根本不能理解,不知其所云,这样自然不能正确赏析了。其实,倘若我们通晓格律,就会知道诗人在此为了关照平仄而使用了倒装句式,是“泉声危石咽,日色青松冷”的倒装。而这种倒装又语出惊人,点铁成金。抓住这些来分析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鉴赏途径。

3能帮助我们理性记忆诗歌内容。

我们记忆古诗歌往往会出现颠三倒四现象,特别是时隔一段后,我们更容易混淆,不能确定一句的正确语序和某些部位的正确句序。这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格律知识来帮助判断,理性记忆诗歌。

譬如,很多同学将朱熹的七绝〈〈观书有感〉〉后两句记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本来“为有活水源头来”和“为有源头活水来”放到这里都可以理解得通,且在意境上并无区别。这就难怪学生会记错了。但是我们如果懂得格律的话就不会弄错了。原因很简单,根据前文所述原理我们知道:由于该句第二字“有”为仄声,那么该句第四字一定要是平声。“源头”的“头”是平声,“活水”的“水”却是仄声,故正确诗句应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再如,一些同学在背诵李商隐的七律〈〈锦瑟〉〉时常常颠倒颔联和颈联的位置,把颈联记在前,颔联记在后。〈〈锦瑟〉〉号称诗学界的“歌德巴赫的猜想”,其隐晦难度可想而知。而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句,没有任何内在逻辑性可言,实在是很容易叫人颠倒次序。这种情况,我们根据“粘对原则”,与首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挂钩,很快就能断定正确句序了。首联对句“一弦一柱思华年”第二字是平声,那么颔联出句第二字也应是平声才可以,故紧承的应是“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一句,而不是“沧海月明珠有泪”。

4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解答相关试题。

在相当多的语文课后练习资料上,编撰者都设计了一些有关近体诗的排序、填缺问题。对于这类问题,一般人只是凭借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去解决。这种解题方法显然是不足取的。倘若利用格律常识再加上一定的逻辑思考,这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面笔者就列举相关典型试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下边是一首打乱了次序的唐绝句,请将其正确排序。

A今夜偏知春气暖  B北斗阑干南斗斜   C更深月色半人家    D虫声新透绿窗纱

解答此题的最好方法应是:

先找韵脚,这是所有诗词排序问题的关键之步。我们发现此诗的韵脚有“斜”、“家”、“纱”三字,惟独A句不押韵。根据前文所述押韵常识,我们就能准确判断A句乃该绝句的第三句。找到了这个突破口,我们就将该句的平仄谱写出来:平仄平平平仄仄(今夜偏知春气暖)。于是我们知道此谱的定式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再根据“粘对原则”我们就知道了该诗第四句的定式平仄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的定式平仄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再由第二句平仄和该诗首句押韵,我们可以推知第一句的定式平仄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也就是说该诗创作时所遵循的定式平仄谱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然后我们对B、C、D三句在最为关键的第二字上确定平仄。只有B句的第二字为仄声,故B句应是该诗的第二句。剩下的C、D两句因为它们遵循的定式平仄一样,我们无法根据这点去判断其正确位置。这时就需要根据它们和已确定位置的A、B两句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判断了。细看诗歌我们发现C句的“月色”与B句的“北斗”、“南斗”有关联,而D句的“虫声新透”又恰恰观照A句的“春气暖”。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该诗的正确排序应是:CBAD。

例二: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登庐山(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__吴起白烟。

陶__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__?

选项:A东 公 田  B东 公 耘  C三  令  田  D三  令  耘

解答:首先根据格律常识可以判断这是首律诗。再看选项,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音“an”)同韵。故答案为C。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介绍一定格律常识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老师顺利讲解古诗词,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精妙以及课外诗词鉴赏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林正三(台湾)〈〈诗学概要〉〉台湾广文书局  民国八十七年第一版

2、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1版1印

上一篇: 浅谈高一后进生班级管理的方法
下一篇: 浅谈“问题引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